近日,我院放射介入中心成功为一例脑梗死(右侧大脑半球)的患者实施急诊介入机械取栓术。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方面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患者李XX,女,68岁,因“突发意识障碍1+小时”入院。入院前1+小时患者于家中休息时,突然昏倒在地,家人发现后呼之不应,在入院途中,患者频繁出现喷射状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急诊CT:右侧大脑中动脉密度明显增高,额叶顶叶密度稍低、脑沟池变浅:大面积脑梗塞。心电图:心房颤动,室性早搏。患者既往有多次脑梗塞病史、高血压病史6+年、阵发性房颤病史6+年,曾用华法林治疗一段时间后,自行停药,改服阿司匹林。专科查体:意识昏迷,查体不合作,双侧鼻唇沟不对称,右侧鼻唇沟变浅,嘴角向右侧歪斜,舌未伸,疼痛刺激未见左上肢及左下肢肢体活动,右侧上肢见不自主探索样活动。入院诊断:1、脑梗死(右侧大脑半球)。2、阵发性房颤。3、高血压。
患者急诊收入我院神经内科二病区后,值班医生迅速完善相关检查。“发病时间不到2个小时,积极进行血管再通治疗极为重要”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医师戴东璟提出诊疗意见。考虑到患者既往有“房颤”病史,栓子脱落可能性极大,常规静脉溶栓可能效果不佳,“经讨论决定:经动脉开通闭塞血管。”与家属充分沟通及取得家属的同意签字后,患者被迅速送入介入室。手术由我院放射介入中心主任李江涛带领的介入治疗团队在局麻下为患者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术及脑动脉取栓术”。术中造影示:主动脉弓呈“Ⅱ”型。右颈内动脉远端(右侧大脑前中动脉分叉处)未见显影,右侧大脑中动脉及前动脉未见显影。造影后行右颈内动脉远端及右大脑中动脉机械取栓术,历经2个多小时紧张有序的介入手术,顺利将堵塞于患者脑干血管内的血栓取出,恢复血流供应。术后造影显示:闭塞大脑动脉完全开通,患者左侧肢体立时可以活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24小时意识恢复,72小时完全清醒,目前已进入康复治疗阶段。
据了解,闭塞脑动脉取栓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可迅速使颅内血管再通,挽救患者脑组织,也避免了常规溶栓药物带来的脑出血风险,并显著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机械取栓技术尤其是急性前循环大血管的机械取栓术,可明显缩短血管再通的治疗时间,在最大程度降低急性大动脉脑梗死致死、致残率的同时,还能让部分患者恢复生活及工作能力,目前已经成为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治疗的金标准,得到了国内外指南的一致推荐,并在在全球掀起了同步化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我院此次成功实施急诊介入机械取栓术,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诊治,标志着我院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开通血管方面与国际接轨,迈上了新的台阶,越来越多的脑梗患者将因此受益。
链接
什么情况下适合做动脉取栓手术呢?
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就算是黄金时间内(小于4.5小时)静脉溶栓治疗,因血栓成分复杂,血管再通率低,且出血风险高,效果不理想,往往遗留重大残疾。目前最先进的支架取栓技术非常适用于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大面积脑缺血的血管内开通治疗。如果取栓成功,实现血管再通,则会完全改变预后效果。
急诊取栓技术已经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治疗领域的革命性技术,AIS治疗已步入急诊取栓黄金时代。掌握取栓技术是提升卒中急救水平的关键。自1995年静脉溶栓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可批准用于AIS,到2015年的20年期间,主要推荐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然而很多颅内大动脉栓塞(大动脉脑梗死)静脉溶栓效果不佳,血管不能有效开通,且大多数患者是超时间窗的,无法行静脉溶栓,新的血管开通方式一直在研究开发中。
友情链接:
医院地址: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苴国路490号
急救电话: 0839-3333333 0839-3302410
咨询电话: 0839-3300000 0839-3303712(正常上班时间:8:00-16:30) 13881210072(夜间、节假日以及疫情防控健康咨询)
投诉电话: 0839-3314229(正常上班时间:8:00-17:30) 13881210072(夜间及节假日)
市卫健委纪检组举报电话:0839-3223557
版权©2025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
网站访问量: 16364988 次
![]() 官方微信 |